专家视点

咨询电话:13681086635 微信:1056606199

专家视点

老林说法 | 海关征收税款滞纳金的正确姿势

进口货物依法申报纳税,企业逾期(开具税单后15日内)未缴纳的,海关按日征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滞纳金,是对逾期不履行缴税义务的一种惩罚,海关对不履行法定义务予以适当的惩戒。...

为什么很多牛人是法律出身?

为什么很多牛人是法律出身?...

正当防卫的司法异化与纠偏思路

刑事司法上对于防卫性质的认定总是习惯于事后“算经济账”,错误理解不法侵害,轻易认定互殴,最终大多朝着否定正当防卫的方向做出判决。这种人为压缩正当防卫成立空间的司法异化现象之所以出现,原因极其复杂,但更多地与实务上将利益衡量原理简单化、缺乏规范评价理念有关。防卫必要性是防卫过当的决定性标准,对结果的利益衡量只能是辅助性的;只有在依据事前判断标准认定防卫行为不必要时,才需要进行利益衡量;认定正当防卫,还必须顾及客观归责的法理,坚持一系列司法准则。...

最高人民法院:“疑罪”的司法认定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疑罪”的司法认定标准...

沈德咏|疑罪从无如何实现

疑罪从无既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又符合司法的理论逻辑和实践理性,因而,这一曾经备受争议的司法规则已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和推崇。尽管在古今中外的刑事司法中,疑罪从无似乎都难以完全实现,但从有效保障人权、惩罚真正罪犯、促进司法文明的角度来说,这应当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建构起适用于刑事诉讼各个阶段的疑罪从无思想和规则体系,使疑案出现时能够自动转入“疑罪从无”的运行轨道,不能排除合理怀疑则应作“从无”处理,能够排除合理怀疑则转入正常轨道运行并定罪量刑。...

法的不确定性与可推导性

实在法是一个不完全的、非协调的、开放的体系。实在法是不确定的、可推导的和可修正的。立法者不可能为每个具体案件都准备好现成的法律答案,法官们不得不在法律不确定条件下探寻解决当前案件的裁决理由。解决法律不确定性的过程是一个法律推理的过程,可以将这些法律推理概括为:解释推导、还原推导、演绎与类比推导、辩证推导、衡平推导。法律的不确定性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它的问题,是法律逻辑的中心问题与重大课题,应当而且能够从逻辑学角度出发进行研究。以往“经典逻辑加法律例证”的法律逻辑体系,不涉及也不可能解答法律的不确定性及其推导问题...

令人堪忧的骗取贷款罪

骗取贷款罪是《刑法修正案(六)》增设的罪名,根据立法表述,该罪是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刘剑文:如何推进我国税收司法的发展

税收司法发展应该“加强税务诉权保障”,“加强税务审判权保障”。...

美国国会通过的税改法案

预计特朗普将于2017年底前正式签署批准税改立法。在特朗普签署之前,立法者需要解决此次参议院通过的法案与上个月众议院所通过法案两个版本间的区别问题。预计下周一参众两院代表就会开始着手解决两个版本之间的分歧,最终拿出一份法案呈交给总统。...

看守所制度改革应该下一盘很大的棋(专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瑞华)

公、检、法三机关所享有的各项权力,包括侦查权、批捕权、起诉权、审判权与执行权等在内,都应进行适度的分离,避免由同一机关因为行使多项权力而发生集权现象,也防止同一国家机关因为行使不同职权而发生职能上的冲突,从而实现公、检、法三机关在行使职权上的相互制约,进而实现国家权力的均衡行使。...

《民法总则》对诉讼时效有哪些规定?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民事诉讼时效制度,《民法总则》明确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公民民事权益受损时,应当及时采取救济措施,否则一旦过了诉讼时效,则可能面临丧失胜诉权的不利法律后果。...

陈光中:解读《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

2017年6月27日由两高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要求采用刑讯逼供方法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出供述,之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受该刑讯逼供行为影响而作出的与该供述相同的重复性供述,应当一并排除。...

分享